購買學區房需要注意的問題 避免糾紛切忌盲目
發布時間:2015-06-30 來源:和迅網 編輯:RenY
摘要:迎合目前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想法,
學區房越發火熱,劃片區就近入學
政策發布以后,學區房的
價格不斷攀高不說,學區房更是供不應求,一套重點學區幾乎承載了眾多家長們對孩子的所有期盼。但是學區房購買時有很多因素需要引起廣大
購房者的注意,切忌盲目。
買學區房量力而行是關鍵
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花費重金購買重點學區周邊的房子,認為這樣有助于讓孩子的成長更為平穩,能夠一路名校到大學。但購買學區房,付出的可能遠比買別的房子來得多。
有的家長為了購買學區房,可謂是全家總動員。從公公婆婆,到自己爸媽,每個人都參與了進來。小李一家就為了女兒想買套園區的學區房,全家總動員了。小李和她先生都是普通工人,積蓄和每月收入都有限,最后只能動員自家父母和公婆的養老錢來支援。開始,小李的先生并不同意這么做,因為父母的養老也是需要資金的,也是父母一輩子的積蓄。但后來小李公婆一聽是為了自家孫女讀書才要
買房,毫不猶豫的將養老錢拿出來了。
有時候做事情是要量力而行。小李一家只能說是自家父母和公婆都比較開明,將錢拿出買學區房。小劉家就不是這樣,她想為了自家孩子,買套學區房,但由于自身積蓄和
貸款等因素錢不夠,只能求助于公婆和父母,但是公婆考慮到以后自己的養老,沒有將自己的積蓄拿出來。小劉漸漸的也就對公婆有了一些看法。但其實父母、公婆是沒有必須買學區房的義務的,這些錢畢竟是他們的積蓄,也是養老錢。買房真的需要量力而行。
買房就能上重點學校?
學區房不僅能夠滿足
住房的需求,還能滿足孩子教育這個大課題。好的學區房無形中推動了大家對教育的關注度。同時,學區房相對普通商品
住宅而言,雖然價格較高,但其升值空間也較大,有著較大的
投資優勢。
但買房,真的能上名校?買之前還要仔細考慮看清。也曾有報道稱,一些家長雖購買了所謂的“學區房”,但孩子依然無法入學。因此,要購買學區房的家長,需要注意片區的
調整以及學區對戶口轉入的時間要求。學區房雖為
樓市“香饃饃”,但也不要盲目。
小編提醒:買學區房,留心以下要點
1.空口無憑一切以合同為準
現在的
樓盤大多數都是賣期房,盡管宣傳資料上說是建有教育配套,置業顧問也講得言之鑿鑿,但往往口說無憑,寫進購房合同才是最保險的。因此,必須在購房合同中一一落實,才有事后追究的依據。
2.多到實地考察查看學校情況
購房前如果學校已經建成,或者本身就存在,那就更好辦了。到學校實地考察一番,進行詳細咨詢,親自摸清楚是否與
開發商所承諾的一致。你需要關注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學校留給樓盤的名額夠不夠等等。
3.“學區房”與贊助費哪個合算,先來算好一筆賬
眼下
房價較高,如果你買房純粹是為了一個入學指標,就得先算一筆賬,看看到底是買房劃算,還是直接交擇校費更劃算。如果投資的話,也要看買進的價格是否合適,自己測算下房屋未來的增值空間。
4.房子第一學校第二
買房最重要的,還是房屋質量、小區環境、物業服務等“硬件”,而學校配套這一“軟件”給房屋的加分也僅僅是一小部分。所以,房子本身好不好是最重要的,有沒有學校是其次,不要因小失大。
5.離學校近不一定是“學區房”
很多購房者對學區房都有這樣一個認識誤區:只要房子周邊有學校,就意味著是學區房,只要買了學校附近的房子就一定能上學。其實,學區的劃分原則是教育部門根據當年區域內適齡學生的數量合理分配教育資源,有時候,哪怕就在學校的馬路對面,也未必就是學區房。
6.戶口若是遷不進花多少錢都白搭
即使房子所屬區域在學區范圍內,但如果孩子戶口無法遷入,也會影響孩子的名校夢。因此在購買學區房時應明確掌握房屋的戶籍狀況、入學資質要求等,在簽訂學區房買賣合同時確保合同目的與購房目的相一致。
7.購買“學區房”須量力而行
一些二手學區房要求一次性付款,巨大的購房壓力會使一些希望購買學區房的普通家庭不堪重負。所以一定要慎重購買,不要影響日后的生活。另外,
二手房是否受上學限制。
8.切勿太過心急,提前做好準備
很多家長為孩子上學考慮,生怕錯失買房機會,便想趕緊下手,連忙“一擲千金”。但事實情況,從購買成功到進行入學報名,很多學校都是有規定條件的,譬如:很多學校要求滿足落戶及入住兩個條件才可報名入學。
9.不能只關注學區問題,居住環境同樣不可忽視
學區問題是家長們關注的重中之重,這就會導致他們對于房價、品質、環境、配套等其他方面考量的缺失。
10.學區選擇不可盲目,應充分考慮孩子發展特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每所學校也都各有偏向,因此并不是只要是重點學校就真的適合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