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慶和上海作為全國首批征收房產稅試點城市已有兩年時間,期間關于房產稅擴容等傳言從未間斷。而近期隨著“國五條”細則的出臺,限漲、限價、限簽等強硬手段仍難以阻擋房價繼續上行。按照目前上海的試點方案,對本地居民家庭新購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地居民家庭的新購住房征收房產稅,稅率按房價高低分別暫定為0.6%和0.4%。以目前重慶與上海試點城市來看,開征房產稅對高房價并未如期待的那樣起到“一劍封喉”作用。

房產稅能否降房價
房價主要取決于供求關系,無論從發達國家還是我國試點地區經驗來看,不能指望房產稅成為降低房價的利器
隨著房產稅擴圍的腳步臨近,社會公眾開始對房產稅推出后房價走勢議論紛紛,許多購房者改變了原有的購房計劃,希望房產稅推出后能夠真正降低房價,從而減輕購房負擔。
“房產稅,其影響更多體現在心理層面,短期可能影響部分投資者拋出房源。”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決定房價最根本的因素是供求關系,我國目前大城市實際空置的房產比例并不高,在不解決供給的情況下,盲目擴大房產稅的范圍很可能會導致存量環節稅費被轉移到交易環節。因為供小于求,購房者很可能負擔更多。
叢屹教授表示,房產稅擴容短期內對樓市的影響十分有限。對比上海重慶的前車之鑒,通過房產稅對樓市進行調控的效果并不理想。房產稅目前還處于一個試點開展,積累經驗,優化改革的過程中。而房產稅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是未來可能的對存量房的全面開征,但這必須建立在不動產登記和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完善的基礎上,同時還必須討論出一套公平合理的住房評估系統。不能簡單地去和國外其他發達國家做比較,因為各國之間的財稅制度是有區別的,單純就其中一項進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房產稅更多的作用還是作為我國未來財稅制度改革的一部分,是穩定地方財政收入的手段,并不是用來打壓房價的。
此外,有稅法專家提醒,指望“一稅治百病”是不現實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需要從政策導向、土地供應、房企規范運作、稅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立體設計并采取措施確保執行力不打折,才能實現調控的預期效果。
“相比于房產稅這樣的財稅手段,提高首付比例、存貸款利率等貨幣政策對于房價的影響更為明顯,這是世界各國的經驗普遍證明的結論。未來對于房地產的調控還是要立足于增加供給。”顧云昌分析認為,房產稅雖然增加的是持有環節的成本,但在住房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這種成本還是會轉嫁到價格里,未來制定降低房價的措施應該著眼于如何增加有效供應。
房產稅擴圍時機未到?國外怎么征?
連日來房產稅試點擴圍風聲不斷,但多是媒體這邊報道,那邊各地稅務部門已先后出面辟謠,而權威專家、住建部政策咨詢專家謝逸楓也已公開表示沒有收到任何消息,目前也沒有任何城市有成形的征稅方案上報國家及征集專家意見,而因為住房信息系統未完善、稅率難以制定等條件的欠缺,房產稅全面推廣遠沒到合適時機。
在美國,狹義的房產稅是指對房屋本身征收的稅,屬于財產稅。目前,全美50個州都征收房產稅,稅率一般為1%至3%。通常,房產稅稅率高的地方,公共服務質量也要好于其他地區。由于房產稅可以在申報聯邦個稅時課稅扣除,而聯邦個稅是按照家庭收入計征,也就是說,在報個稅時,如果收入低,房產稅就從收入里減去,也就相當于政府退還了房產稅。
法國的物業稅主要是地產稅和居住稅。地產稅由業主繳納。稅額以地產的租賃價值作為征稅基礎,乘以一個可調整的稅率計算得出。每年的稅率由房屋所在市鎮確定。居住稅由房屋的居住者繳納,不論居住者是業主還是租客。如果房屋空置,業主無需繳納居住稅。居住稅的計算方法與地產稅一樣。在法國,一些弱勢群體可以享受免征地產稅和居住稅的待遇。比如,60歲以上的老人、殘疾人、稅收收入低于一定數額的人,以及與配偶、需要他負擔的人共同居住一套房屋的人,都可以免征居住稅。
加拿大的房產稅比較復雜,市鎮、縣和學區重復計征,各地的稅率差別很大,但大多在1%左右,平均占家庭收入的5%。為了減輕低收入群體的納稅負擔,在年度個稅申報時會有個調整,如果收入低,政府會退回房產稅。
上一篇:房產稅新增試點或選中東部 料不照搬滬渝模式
下一篇:房產稅新政下 一手高端住宅趨勢看漲受到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