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無論是電視、廣播、報紙,還是網絡、微博、微信,“錢荒”都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尤其是與之密切相連的股市、樓市,更是被無數的專家發表了無數的意見:“錢荒成樓市分水嶺”、“錢荒逼房企降價”、“錢荒讓開發商不敢砸錢拿地”……對于樓市中的各種傳聞和消息,不過據了解情況來看,至少目前的京城樓市并未明顯受到“錢荒”的影響。
二手房價格下半年難現大漲大跌
2013年上半年里,二手房無疑是最受關注的焦點。在國五條出臺前后,二手房成交量一度出現大漲大跌的現象。縱觀整個上半年,二手房買賣在京城樓市中都扮演著尤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3、4月份,大量二手房源被消化,房東與購房者紛紛上演了一出“搶過戶”的大戲,成為了樓市今年上半年以來最為火熱的話題。
根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網簽總量達到了9.4萬套,環比2012年下半年的網簽量上漲了7%,同比2012年上半年同期的網簽量更是大幅上漲了68%。
而對于下半年京城二手房價格的走向,胡景暉表示,由于多重政策因素的制約,二手房價格大漲大跌的可能性都比較小。
一方面,雖然樓市調控依舊從嚴,但是在新房供應量有限的情況下,剛需和改善的購房需求依舊會涌入二手房,尤其是核心區的二手房。
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限購、限貸政策的嚴格執行,只要不發生大的政策變動,就不會出現像上半年3月份那樣成交和價格雙雙暴漲的情況。因此,預計下半年的二手房價格會總體保持平穩,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限價手段能否松綁
對房價影響很大
通過6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的房價并沒有被“限價”遏制,仍然上漲了幾個百分點。這無疑動搖了買房人的觀望決心:國五條北京細則出臺后沒多久,很多樓盤就因報批價格過高被限制取得預售證,不懂行的人們紛紛猜測房價可能進入下行通道,結果卻是等來排隊等房、價格被不斷抬高的景象。
按照有關部門規定,新開樓盤價格必須符合兩個原則才有可能“過關”:一、老項目后期開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一期的最高價;二、純新盤價格不能超過該區域售價最高樓盤,這就是所謂的兩個“天花板價格”。
據調查發現,一些本來即將開盤的項目價格并未觸到區域“天花板”價,只是與有關部門的心理價位不符,取證困難。隨后進入幾個月的等候,在此期間,排隊買房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上出現不少幾百套房數千人排隊的樓盤,開發商自然“隨行就市”坐地起價。而漲價“技巧”則讓人“大開眼界”:開發商將售價與裝修款拆分,與購房人簽訂兩份合同。前一份售房合同中價格低于“天花板價”,容易從有關部門取證成功;而后一個裝修合同,即把溢價部分簽訂其中。有關人士擔憂,這樣的合同簽訂方式,在未來交房時糾紛少不了。
那么,限價對房價的影響是什么?據大興某項目營銷副總裁介紹,限價在變相地抬高房價。本來土地招拍掛的方式就是價高者得之,土地成本已經很高。拿下土地的開發商由于融資成本大,勢必會迅速取證、開工、開盤,但如果人為地影響了這些步驟的實施,那么資金成本勢必加大,帶來的連鎖效應必定是房價的升高。舉例說明,一般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在18%左右,上市企業在12%左右,而龍頭企業則在3%-5%之間,一個普通房地產公司開發一個投資10億左右的項目,每天的資金成本在30萬左右,如果快速開發回籠資金,會形成很好的現金流。如果遇到拖延,資金成本加大,“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損失無疑會加到買房人身上。
下半年出手買房還是收手?該副總裁說。如果7、8兩個月供地指標加大,能推出一定數量的土地來緩解地荒,房價就有可能趨穩;如果還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類似夏家胡同地塊那樣的情形,難保新地王不斷涌現,平抑房價就是一紙空談。
下半年樓市不鬧“錢荒”
近期,無論是電視、廣播、報紙,還是網絡、微博、微信,“錢荒”都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尤其是與之密切相連的股市、樓市,更是被無數的專家發表了無數的意見:“錢荒成樓市分水嶺”、“錢荒逼房企降價”、“錢荒讓開發商不敢砸錢拿地”……對于樓市中的各種傳聞和消息,以了解情況來看,至少目前的京城樓市并未明顯受到“錢荒”的影響。
上一篇:“影子銀行”整頓牽連房產信托 私募融資受創
下一篇:河南降低公租房準入門檻 不設戶籍和收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