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8哩島的房地產項目預售許可證于2009年5月24日發出,正是在那個時候,這個項目開始了銷售。而在銷售過程中,開發商表示為了符合政策,要分成兩套來簽合同。“按照國家調控的要求,要是一個項目中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不能達到整個項目的70%以上,就無法在建委立項。”北京一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管理人員說到,但市場的實際情況是,對大戶型有大量的需求,怎么辦呢?很多開發商就選擇了暗度陳倉的做法。8哩島項目出現的一房兩本的問題很可能就是因為要規避這個政策。
一套房屋簽兩個合同
沿著北京的朝陽北路一直向東,在與溫榆河交匯處,會看到一個名為8哩島的房地產項目。1月的最后一天,這個樓盤近100名業主聚集在售樓處,要求開發商就房屋權屬、延期交房等問題做出答復。
當天的談判沒有任何結果,與業主們面對面的開發商代表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不清楚,不了解。
類似的談判在業主們購買了這個樓盤的房子之后發生過不止一次。這是業主們買房前怎么都沒有想到的。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公開資料顯示,8哩島最早的預售許可證于2009年5月24日發出,正是在那個時候,這個項目開始了銷售。
趙女士原本有一套房,但為了更好地照顧自己90多歲的母親,她決定在這個項目買一套大戶型。
看了樣板間,談好了價格,選好房子,要簽合同的時候,趙女士卻發現,開發商遞過來的合同卻是兩份。
“開發商說,就是一套房子,但為了符合政策,要分成兩套來簽合同。”趙女士說到,按照開發商當時的說法,把一套房子分成兩套來簽合同,還可以少交一些契稅。
趙女士當時對此并沒有太在意,而且也沒有選擇,如果不這樣做,就無法購買這個樓盤的大戶型。
于是,在購房合同上,這套大戶型被拆成了兩套各80多平方米的小戶型,獲得兩個門牌編號,而實際上,趙女士所購買的單元,一層只有兩戶,都是大戶型。也就是說,實際上,一層只有兩套房,但在合同上,卻顯示為四套房。
在購房合同中,開發商列出了這樣一條:該兩套房屋結構相連,乙方(購房人)為更方便、充分、合理地使用該兩套房屋,乙方特委托甲方(開發商)對該兩套房屋進行相關的改造。
在購房合同的附件中,有三張戶型圖,其中兩張戶型圖是合同中所列明的兩套小戶型各自的戶型圖,第三張則是前兩張戶型圖拼起來之后的大戶型的戶型圖。
當時,所有在該項目購買大戶型的購房人都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開發商當時說因為國家對大戶型有限制,所以一套房兩房本,還說能省契稅。”一位業主說。
當時,這些業主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做法會在幾年后帶來巨大的麻煩,而是覺得兩個房本就兩個房本,反正就是一套房。
2011年12月,趙女士所購的大戶型交房,她表示,交房時就是一套大房子,并不是合同上所說的兩套小戶型。
然而,正是在2011年2月15日,北京市出臺樓市調控的“京十五條”,對在北京購房進行了限制,已經擁有1套住房的北京市戶籍家庭將只能再購買一套住房,擁有兩套住房的家庭將不能再購買住房。
這樣一來,這個樓盤大戶型的業主將無一例外地被限制購房。其中一位業主王小姐,2009年在該樓盤購買了兩套大戶型,按照合同,她名下將顯示為4套住房。
對趙女士來說,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女兒。當時為了貸款方便,趙女士選擇了與女兒共有這套大戶型,這樣一來,在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信息系統中,自己女兒名下將顯示為2套住房。女兒也將面臨無法再購房的尷尬。
從2009年購房至今,購買這個樓盤大戶型的業主沒有人被要求繳納契稅,也沒有人拿到房產證。
為了規避政策限制?
8哩島項目的開發商是北京太和保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這位劉女士表示,到目前為止,確實還沒有業主拿到房產證,自己對一房兩本的問題也不是很清楚。
“這些業主當時買房的時候難道不知道嗎?”劉女士這樣反問。
對一房兩本的問題,劉女士表示,項目的管理層都已經放假,春節前無法對此作出正式的解釋,春節后會邀請北京市住建委的相關人士和公司高管作出說明。
在8哩島的業主們看來,買房時確實被告知是一套房兩個房本,但當時并沒有限購政策,而現在北京已經限購,“一套房兩個房本”給自己造成了本不該有的損失。
業主們為此已數次與開發商聯系,但沒有得到答復。這些業主擔心的是,自己購買的住房是否能拿到合法的房產證?業主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讓開發商當時選擇了一套住房兩個合同的銷售方式。
“按照國家調控的要求,要是一個項目中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不能達到整個項目的70%以上,就無法在建委立項。”北京一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管理人員說到,但市場的實際情況是,對大戶型有大量的需求,怎么辦呢?很多開發商就選擇了暗度陳倉的做法。8哩島項目出現的一房兩本的問題很可能就是因為要規避這個政策。
這個政策指的是“7090”政策
200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九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這個意見中提到,“十一五”時期,要重點發展普通商品住房。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這個政策的出臺,讓很多大戶型的住宅項目陷入困境。如何應對呢?上述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管理人員表示,一些開發商選擇在項目立項時做成小戶型,按照小戶型到建委進行立項,但在建設的時候則按照大戶型進行建設。于是就出現了一套房要簽兩個合同的銷售方式,而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的住房交易登記備案制度,這樣銷售的住房就有兩個房產證。
“如果沒有限購政策,這樣做也沒什么影響,但2009年的時候誰能想到政府部門會出臺一個限購的政策?“7090”政策對購房人的影響是在限購之后才凸現出來的。業主確實是受害者。”上述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管理人員說到,“7090”政策后來不了了之,但已經有業主為此付出了代價。
王先生也是在2009年購買了一套8哩島的大戶型,當時是為了給兒子結婚騰房子。
“我并不是炒房,住房也不寬裕,但限購政策出來之后,8哩島的這套房子就成了大麻煩。”王先生說,如果將來自己要換房子,就必須把8哩島這套房子賣掉,但在限購政策下,誰會去買一套擁有兩個房產證、在建設部門備案為兩套房的房子?
上一篇:杭州1月成交“史上最強” 成交量達4635套
下一篇:非主營地產公司為增厚業績 “臨時抱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