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武漢市房管局公布第3季度武房指數報告。數據顯示,今年7~9月,武漢共成交商品住宅38838套,環比增加20.09%,同比更大幅增長37.94%,但在銷量大幅增加的背后,開發商的日子并不好過。
今年3季度,武漢新建住宅累計供應量高達51077套,減去成交量,還有1.2萬套住房賣不出去。而1、2季度,武漢新增庫存也達到14661套。這意味著,今年1~9月武漢總計新增2.7萬套住房成為“積壓品”,約占全部供應量的25%。
江城再現“日光”盤
今年7~9月,武漢共實現商品房銷售47460套,環比增加12.7%,同比增加25.34%,其中商品住房銷售達到384.71萬平方米,銷售套數達38838套。對比今年1、2季度23530套和32342套的銷售業績,市場需求的恢復非常明顯。
尤其是針對剛性需求的樓盤,成交量頗為可觀,3季度單價7000元以下的房源,成交超過2.4萬套。在武漢主城區,以提供剛需樓盤為主的洪山區、漢陽區,單季度更分別銷售9305套和4839套,位列主城區前兩位。
價格到位無疑是迸發市場需求的主要原因。以白沙洲片區某大盤為例,開盤價格略高于6000元,幾乎實現“日光”,而6000元出頭的價格,等同于該片區前年年底、去年年初的均價。
新房入市步子太急
相比銷售量的大幅增加,增長更驚人的是新房供應量。今年3季度,武漢共新增商品住房51077套,讓今年1~9月的新增供應量超過11萬套。這無疑讓庫存本已處于高位的武漢房地產市場,再加壓力,前3季度武漢新增房源中,累計超過2.7萬套沒有成交,成為新的庫存。
而在庫存積壓的組成中,除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中低價位樓盤,更多則是價位較高的房源,這也讓市場結構出現明顯失衡。以武漢7個主城區為例,今年9月,除硚口、洪山房價較年初上揚之外,江岸、江漢、漢陽、青山和武昌,分別大幅回落1482元、1365元、551元、1231元和1187元。這并非是開發商定價大放血,以房價下跌幅度最大的江岸區為例,記者粗略統計目前共計約40個樓盤在售,其中有15個位于后湖片區。由于區位相對較差,房價(不含別墅)最高只有9000元左右。同時,在江岸京漢大道、解放大道等片區的樓盤,均價已接近2萬元,近半年來并沒有下降。
房價年內首度小幅上漲
雖然武漢樓市庫存壓力繼續加碼,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比1、2季度房價不斷小幅下跌的態勢,今年3季度房價卻出現了上揚。武房指數數據顯示,今年7~9月武漢商品住房均價為6337.36元/平方米,環比上升0.34%。
武漢市房管局對3季度房價的評價是,隨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逐步深入,加之近期中央一再強調要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不放松,防止房價反彈,市場預期趨于平穩,“武漢商品住房均價保持平穩。”
專家分析,雖然3季度整體成交量較大,但7月份以來,月度銷售數據已經呈現逐月下滑的態勢,表明前期累計的存量客戶,正在逐漸消化,要再積累等量客戶,需要大量時間。正因如此,今年武漢樓市成交高點已經過去,而在銷量趨緩的背景下,價格也缺乏上升動力。
上一篇:北京樓市成交量欠佳 樓市需求回落成大趨勢
下一篇:石家莊地鐵房魚龍混雜房價前景看好隱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