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樓市的住宅市場,此輪調控的政策壓力下已頻現開發商銷售住宅以打折促銷、降價換取成交量的行為,而商鋪等商業物業則伴隨著住宅被打壓而受市場熱捧,一直處于上升趨勢。記者日前了解到,深圳多片區的一手商鋪已出現降價趨勢,這些一手鋪多為社區商鋪,其各自與前期銷售的同片區、類品質商鋪相比,目前所售價格顯現降價的端倪。
南山商鋪出現一二手價格倒掛
據深圳中原市場研究部的監測,4月以來深圳銷售的一手商業項目共有6個,算得上2012年以來推售商業項目比較密集的時期,卓越中心大道、保利上城、萬科紅二期、中央原著、天利名城、天健鉑庭等商業物業陸續入市。這些項目分處南山、福田、龍崗、寶安的不同區域,而且項目自身的品質、周邊配套也不盡相同,導致項目價格差異較大。
日前記者從深圳中原了解到,對比各項目與前期銷售的同片區、類品質商鋪,目前各項目所售價格似乎顯現出下降端倪。以卓越中心大道為例,目前的銷售均價在8萬—10萬/平方米,而同處深圳灣的三湘海尚,去年銷售的內鋪均價已達11萬—13萬/平方米,街鋪更是高達25萬—28萬/平方米,卓越中心大道的產品對比三湘海尚雖然面積較大,復式戶型也稍顯局限,但如此大的價格懸殊,已透露出開發商現下的價格讓步空間。
商鋪價格沖高后回落
從銷售情況看,這些商業項目大多銷售理想:保利上城首批單位、天健鉑庭都于開盤當天售罄;萬科紅二期單位也已完美收官;卓越中心大道首批單位推出熱銷后15天內趁勢加推;中央原著體量較大,但90多套單位經過一個多月的去化,所剩單位也已不多。深圳中原副總經理賀曉麗表示,價格低于或接近客戶心理預期,越容易成交,近期的商業項目正是在定價上更為合理和理性,因此更容易為項目帶來較好的銷售成績,也造成商業跟風住宅市場,出現一波以價換量行情。
而考慮不同的區域、地段、位置對商鋪造成的價格差異,記者發現,目前銷售的一手商鋪較前期同區域同品質物業價格已顯現出下降端倪。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說明在商業投資熱度持續和政策調控不放松的博弈市場中,商業價格在經過不斷創新高之后,投資者決策趨于理性,開發商定價傾向應市而為;同時,也顯現出部分開發商受住宅市場拖累或后期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目前回籠資金愿望較為迫切;而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二手市場業主主動降價放盤少,市場活躍程度不如一手市場,投資者對一手項目的傾向性強,促使一手市場以價換量得以實現。
上一篇:南京樓市迎來“豪宅季” 豪宅集體搶跑現奇觀
下一篇:北京部分樓盤被曝單價漲五千 逼近調控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