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7日下午,對于萬科近期的地王現象,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石微博回應,近期萬科在重慶、上海、廣州所拿的三塊地,沒有一塊是不符合萬科經營原則的“地王”,也沒有一塊是總價最高的。

隨著近期土地市場的不斷升溫,“地王”也再度成為樓市熱點,而一直聲稱不拿地王的萬科也不知不覺間參與其中。
6月27日,萬科聯合保利以53.72億摘得重慶江北區溉瀾溪組團地塊,這一成交總價也刷新了2013年重慶總價“地王”紀錄。7月3日,經過323次加價后,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中區商住地塊被萬科以總價48.7億成功競得,樓板價21415元/平米,溢價率為88.6%。該總價同樣刷新了上海今年以來總價地王紀錄。
7月8日,在廣州下半年的首場土地拍賣會中,備受關注的白鵝潭經濟圈核心區的荔灣珠江隧道口以西AF020122商業金融地塊,經近30輪的輪番競價,被廣州萬科以6.03億、溢價96.4%拿下,折合樓面地價19638元/平方米,超越去年珠江實業奪得的荔灣金蝶廠17000元/平的地王價,成為區域“新地王”。
但對于“地王”的定義,萬科總裁郁亮卻有自己的看法。其稱,只有當“面粉”價格逼近“面包”時,方能稱“地王”,而因為土地面積較大而拍出的高總價并不能視為“地王”。以郁亮的觀點,53.72億競得的重慶地塊或許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王”。
8月7日,萬科董事長王石通過微博,再次回應了萬科“不拿地王”的原則。以下是王石的微博原文:6月以來,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活躍。有媒體和外界朋友認為萬科在重慶、上海、廣州拿到的三塊地是“地王”。萬科對此高度關注,并愿意就這個問題與大家充分溝通。
“不囤地,不捂盤,不拿地王”是萬科的長期經營原則,不管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會堅定不移執行貫徹。“地王”是一個城市范疇的概念,一般稱全市的總價最高土地或單價最高土地為“地王”,習慣上又稱“總價地王”或“單價地王”。萬科“不拿地王”的原則,針對的是“單價地王”,因為過高的單價意味著,只有房價在短時間內大幅上漲才能實現盈利,這不僅會給公司經營帶來風險,還可能為“高地價-高房價”的惡性循環推波助瀾,帶來社會問題,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回避的。有的地塊因為規模大,即使單價較低,總價也會很高,甚至成為“總價地王”。如果僅僅是“總價地王”,對經營安全和穩定房價的影響不大。但媒體和外界朋友提醒萬科避免“總價地王”,對降低公司現金流風險也是有好處的,對此,萬科表示理解和歡迎。
萬科在重慶、上海、廣州所拿的三塊地,沒有一塊是不符合萬科經營原則的“地王”,也沒有一塊是總價最高的。“不拿地王”,是萬科贏得股東回報,履行社會責任的基本要求,是我們的長期經營原則。媒體朋友關注“地王”話題,為我們時時敲響高地價的警鐘,萬科衷心感謝!
上一篇:葉檀:土地價值在被榨干之前 房產稅只是點綴
下一篇:聶梅生:過去十年不理想 未來房價正逐步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