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疫情后房地產市場有序復蘇,一線城市作為市場風向標,冷暖變化更能真實地反映市場熱度。
整體來看,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正快速回暖,上海豪宅出現搶購潮,深圳市場更是出現過熱的征兆,僅限于廣州市場不溫不火。
1:北京樓市快速回暖,限競房成交占比約7成,年底中高端市場行情可期
3月下半月伊始,北京房地產市場快速回暖,成交量基本恢復到2019年月均成交量的7成左右。
4月,房企明顯加快供貨節奏,北京商品住宅供應量迅速提升至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成交量穩步回升至38萬平方米,環比增長78%,同比跌幅則由上月的53%收窄至23%。1-4月,累計供求同比跌幅進一步收窄至4成左右。
就北京樓市快速回暖的動因,不乏以下三方面因素:
其一,北京剛需以及改善性需求依舊堅挺,疫情期間積壓的潛在置業群體踴躍入市,房地產市場終于迎來難得的銷售窗口期。
其二,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大幅改善,房貸業務授信量穩步回升,且放貸節奏明顯加快。
其三,在當前的銷售窗口期,房企加緊供貨搶收業績,部分項目打折降價,且促銷力度較大。
受供應結構性因素影響,北京限競房仍是市場成交主力,成交占比約7成。盡管限競房售價普遍低于周邊商品房,但限競房項目之間的售價相差并不大,實際去化情況往往取決于項目地段、周邊配套、產品品質等多方面因素。
相較而言,地段優越、周邊配套成熟的限競房去化情況出眾,典型如3月底開盤的金茂·北京國際社區,社區功能配套完善,總價門檻更嚴格控制在200萬以內,開盤當天便銷售約820套。反觀遠郊偏遠地段、周邊配套不成熟的限競房去化情況普遍不甚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來北京不限價地塊供應持續增多,央企、國企以及品牌房企競相搶籌,多宗不限價地塊皆高價出讓。隨著年底不限價地塊項目集中入市供應,積壓長達兩三年之久的中高端改善性需求有望集中釋放,市場行情值得期許。
2:上海樓市兩極分化,千萬級豪宅搶購、遠郊剛需盤仍去化困難
疫情后上海房地產市場復蘇進程整體好于預期,成交量基本恢復至疫前水平。
4月,上海市政府加快預售證審批,商品住宅供應量大幅回升至70萬平方米,同比微降5%;成交量進一步提升至6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66%,同比跌幅則由上月的39%收窄至21%。1-4月,受制于前期市場斷供,累計供應量同比仍腰斬,累計成交量同比跌幅收窄至3成以內。
各項目案場去化情況大相徑庭,上海房地產市場兩極分化特征愈加明顯。
一方面,中高端需求依舊堅挺,總價1000萬-2000萬豪宅再現搶購潮,尤其是浦東前灘板塊、斷供十年的金橋碧云板塊極具稀缺性,東方惠禮、碧云尊邸等豪宅開盤當天皆售罄。而受限價政策影響,豪宅售價普遍低于市場預期,買到即賺到的心理預期強烈。
另一方面,剛需市場依舊不景氣,遠郊區域剛需盤仍去化困難,典型如金山區亭林板塊、奉賢區南橋板塊、青浦區青埔鎮板塊,新開盤項目去化率大都低于30%。尤其是奉賢區南橋板塊,多項目扎堆入市,去化壓力著實不容小覷。
我們認為當下上海房地產市場整體好于預期,市場趨勢也將越來越好,下半年成交量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銀行按揭貸款的放貸節奏明顯加快,房貸利率也適度下移。與此同時,實體經濟相對不振,變相刺激了高收入群體的購房需求,這也是上海豪宅市場能夠迅速回暖的重要因素。
其二,政策趨向寬松,過往兩三年在行政化的干預措施作用下,上海房地產市場政治化色彩過濃,樓市成交量持續低位運行,土拍底價成交常態化。長期來看,上海房地產市場終將回歸市場化。受疫情影響,以限價為代表的調控政策有望適度松綁,以期為企業、市場減壓。
其三,對于房企而言,2020年首要目標在于更好地活下去,銷售業績、現金流便成為重要的考核目標。迫于銷售業績壓力,下半年部分房企或將以價換量,屆時成交量有望明顯回升。
3:廣州樓市不溫不火,4月新開盤平均去化率環降12個基點至31%
2019年下半年,廣州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新開盤項目平均去化率基本維持在40%附近。疫情后廣州房地產市場整體不溫不火,新開盤平均去化率仍處三至四成的相對低位。
3月,廣州房企集中沖業績,部分房企實行特價房營銷,外圍區域打折降價,部門高地價項目更是虧本銷售。受此影響,廣州房地產市場熱度快速恢復,疫情期間積壓的購房需求集中釋放,新開盤項目平均去化率升至43%。
4月,迫于供貨壓力,廣州房企推售節奏明顯加快,但市場信心普遍不足,皆以“小量快跑”的形式為五一假期試水,開盤供貨量大都低于150套,推售量低于100套的項目也是比比皆是。
而在折扣優惠被收回之后,4月案場到訪量、去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新開盤項目平均去化率降至31%,環比減少12個百分點。
相較而言,高性價比項目去化表現良好,萬科幸福譽、凱德山海連城等開盤當天去化率都能達到70%以上;售價偏高、外圍區域項目銷售普遍遇冷,去化率大都低于20%,長期來看依舊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
4月,廣州商品住宅供應量63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降30%和25%;成交量9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6%,同比仍下降8%。1-4月,累計供求同比跌幅仍在30%左右。
4:深圳樓市全面轉暖,剛需盤去化加快、經營貸助力豪宅投資客加速進場
2019年四季度,深圳二手房市場率先回暖,置業群體賣小換大的需求快速提升。
2020年2月底,去年賣小換大的置業群體陸續收到銀行放貸,疫情期間被壓抑的購房需求持續釋放。
2020年3月初,銀行信貸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房地產市場,二手房價格開始上漲,此階段新房仍有一定幅度的折扣優惠,致使新房去化速度明顯加快。
2020年4月,深圳房企入市熱情不高,疊加疫情影響工期,房地產市場再現斷供;成交量穩步回升至39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增長25%和8%。1-4月,累計供應量同比下降70%,累計成交量同比仍增長6%。
現階段深圳房地產市場已然出現過熱的征兆,不分產品、不分檔次銷售全線飄紅。
一方面,高端市場持續火熱,豪宅基本開盤即售罄。前4月,金眾·麒麟公館、深業中城和新錦安壹號公館等豪宅銷售金額都在30億元左右,招商·領璽更是接近50億元。其中,投資客居多,主要來自于港澳臺以及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周邊省份。
另一方面,2019年剛需盤去化速度較慢,但在市場全面回暖之后,去化速度也明顯加快,新開盤項目去化率基本能達到80%,恒大城二期更是開盤當天便售罄。
就深圳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動因,不乏以下兩方面因素:
其一,政策利好加持,2019年8月深圳獲批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再次迎來重磅改革紅利,助推新一輪經濟騰飛。
其二,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部分企業經營貸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據悉,企業主個人名下的房產,股東或者法人皆可,并提供企業證、正常的資金流水,便能抵押做經營貸,貸款利率約3.95%。
而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大環境下,深圳房地產市場將適度糾偏,集中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其一,加強市場監管,譬如分區域劃定二手房指導價,尤其要嚴打經營貸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另外,深圳住建局表示在持有環節考慮征收房地產稅。
其二,聯系到深圳供地長期受限,住房供應緊缺,下一階段仍要加大供地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房價上漲預期。
5:一線城市樓市將進一步回暖,豪宅、高性價比產品去化無虞
展望未來,一線城市市場需求依舊堅挺,疊加相對充裕的信貸資金助力,短期內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或將進一步回暖,成交量有望穩中有升。
具體而言,北京限競房仍是市場成交主力,核心區位限競房去化問題不大,但遠郊區域限競房仍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年底隨著不限價地塊項目集中入市銷售,中高端市場行情值得期許。
上海房地產市場或將進一步分化,短期內豪宅市場熱度有望慣性延續,核心區位、高性價比豪宅仍能快速去化。去化壓力還是集中在剛需市場,早在2018年下半年遠郊剛需盤便去化不暢,疊加疫情負面影響最大的恰恰是潛在剛需客群,預計2020年上海剛需市場仍難言樂觀,下半年部分遠郊剛需盤或將以價換量。
廣州屬一線城市中的“異類”,市場并不缺需求,而是購房者普遍理性,更為偏好高性價比產品。預計年中、金九銀十、年末這類傳統銷售旺季,部分房企或將打折降價沖業績,屆時成交量有望明顯回升。值得一提的是,大灣區房地產市場現已蟄伏兩年之久,一旦有政策利好加持,作為灣區核心城市的廣州,房地產市場或將明顯轉暖。
當下深圳房地產市場明顯過熱,下一階段勢必要強化市場監管,尤其要嚴打經營貸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樓市有望逐步回歸理性。而在投資性需求被有效遏制的情況下,豪宅去化速度大概率將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