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騰訊智慧房產聯合權威部門、媒體、機構,共同開啟主題為“城市力量”的首屆中國智慧房產年度大選,旨在總結和回顧過去騰訊智慧房產在襄助行業變革、提升人居體驗等諸多方面的探索和實踐。經過數百位行業資深媒體專家投票,評選出“行業年度二十大新聞事件”,構成中國房地產行業震蕩而不凡的2018年。
2018年,房地產行業延續政策調控態勢,全國各城市相繼出臺了涉限購、限貸、限售、公積金等嚴厲措施。據統計,各地的全國政策調控次數,總共超過400次。涉及北京、重慶、成都、西安、鄭州等多個城市。
全國土地屢屢流拍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土地流拍事件頻繁上演。來自機構統計顯示,1-11月一、二線城市的土地流拍數量升至282宗,創6年新高,成功拍出的地塊大多也是底價成交。
部分企業出現裁員潮
行業深度盤整導致多家此前快速擴張的房企業開始收縮業務,裁撤非主業業務板塊。受此影響,多家企業開始大規模裁員,行業進入人事動蕩期。
萬科高喊“活下去”引發全行業焦慮
“金九銀十”,往往是一年一度的樓市傳統銷售旺季。然而,今年9月在萬科2018秋季內部例會上,赫然出現紅底白字標語——“活下去”迅速刷爆房地產圈,引行業關注,素有先見之明的萬科此舉,不禁令人對房地產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產生焦慮。
多個城市開打“人才爭奪戰”
從2017年起,以杭州、西安、武漢、成都、南京為代表的多個城市陸續出臺了人才吸引政策。2018年以來,多個城市參與到“搶人才大戰”中,并且使出渾身解數,紛紛展現搶奪人才的決心,與之相伴隨的,卻是人才戰引發部分城市房地產的又一輪火爆。
“高周轉”失寵
之前被不少企業所追捧的“高周轉”發展模式出現放緩跡象。在市場下行環境下,更加穩健健康的發展策略成為行業共識。相比企業高周轉,公眾更關心房屋質量。
長租公寓發展“道阻且長”
媒體稱,因資本介入長租公寓,部分城市引發房源緊張房租上漲。對此,北京等多地主管單位相繼以約談涉事企業、出臺政策等方式,對房租市場進行調控。此外,自持長租公寓發展由熱轉涼,市場更加理性;知名公寓運營商自如曝出“甲醛”事件等,使得長租公寓發展“道阻且長”。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受調控影響,監管部門開始收緊企業銀根,并對企業融資進行約束。加上國際金融環境、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房企融資難融資貴。
房地產企業紛紛更名去地產化
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房企無論規模大小,不約而同做了一個集體動作:改名。統計顯示,包括恒大、保利、龍湖、萬達、時代、朗詩等品牌房企,紛紛在將公司名稱的“地產”兩字去除。改名背后,折射的是房地產行業對于轉型的渴望,但是,這些企業雖然更名去掉了“地產”兩個字,但能否最終轉型成功,還需要時間驗證。
菏澤、廣州等地樓市調控現調整
12月,山東菏澤、廣州等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引發了市場和輿論的廣泛關注。2018年,蘭州、太原等地也有政策出現調整,觀點認為,在“因城施策”原則下,2019年樓市調控政策或許會迎來更大幅度的調整。
再現降價后粗暴維權
10月8日,江西上饒某房地產商樓盤因降價,而導致業主粗暴維權。業主不滿開發商降價,怒砸售樓處。由此以后,降價引發業主維權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網絡。
領軍企業業績長虹
房地產領軍企業全年業績完成度再上新高。預計今年超千億規模房企可能超過30家,市場集約度繼續提升。其中,碧桂園、萬科、恒大三家企業規模有望突破6000億元。
房企積極登陸資本市場
2018年,多家二線、三線陣營的房企在港交所實現上市夢想。同時,拆分旗下物業服務平臺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2018年,包括新城控股、鴻坤集團、碧桂園等多家房企旗下物業公司實現上市。觀點認為,在房地產發展的下半場,物業服務和運營,將是未來的重要方向之一。
媒體報道稱,今年9月份包括建行、工行、交行、農行在內的多個銀行房貸利率上浮25%。部分銀行針對首套最高利率達30%,二套35%。房貸利率因此連漲20個月,購房的成本不斷增加。
市場兩極分化與房價下跌
2018年房地產市場因調控出現深度調整,全國各地房價出現兩極分化。其中,廈門、環京、鄭州等城市和地區房價下跌明顯。
中介之爭進入平臺時代
繼鏈家推出找房平臺貝殼后,此舉引發了多家中介機構的緊張與惶恐。基于此背景,58同城邀約我愛我家等多家中介機構組成聯盟對應,中介結構之間的競爭進入平臺化時代。
樓市搖號門拷問公平機制
今年,西安某房地產樓盤關系戶名單流傳網絡,引發極大關注。官方公布處理結果后,西安有關部門6月下發通知,對剛需家庭進行了確切規定,并明確要求予以關照。此外,杭州樓市同一人搖中多個熱銷樓盤再度引發市場極大關注。受此影響,包括西安、長沙、上海等城市先后出臺新規,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住建部等7部門聯合啟動市場整頓
6月28日,住建部等7部委聯合發文,在北京、上海、廣州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其中,部分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收取‘茶水費’、預留關系房源和內部房源、拒絕公積金貸款、售后包租返租等違法違規行為被嚴查,多家擾亂市場秩序的房地產公司、中介機構被懲處。
恒大“聯姻”FF短暫蜜月后陷入爭端
2018年6月25日,恒大健康意外發布公告宣布,將以67.4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的股份,間接持有Smart King公司45%的股份,成為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下稱FF)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恒大入主FF,曾被很多專家贊為天作之合。然而,10月7日,恒大健康一紙公告將雙方“不睦”公之于眾。雙方從蜜月期到訴諸公堂僅短短百天,讓人唏噓。
環境整治涉及房地產
今年,全國多地推進環境整治,多個涉嫌損毀環境的房地產類項目被叫停或拆除,射擊海南、陜西、河北等地房地產項目。其中規模最大的,當屬7月30日開始的陜西省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規建別墅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中,大量違規建設在青山綠水間的私人別墅被拆除。截至10月底,西安市長安區和鄠邑區共拆除違建別墅600多棟,并扎實開展復綠工作。其中,陳路超大違建別墅的拆除引起巨大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