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8月,30個典型城市新房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9.2%。在該指標連續三個月下降之后,在政策調控預期、高地價等因素的刺激下,首度出現反彈。
在政策調控預期、高地價等因素的刺激下,“沉寂”了三個月的房地產市場,再度出現反彈跡象。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9月2日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8月,30個典型城市新房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9.2%。在該指標連續三個月下降之后,首度出現反彈。
這一跡象頗為受人關注。有分析指出,若升溫的趨勢最終確立,則意味著市場又一波行情的到來。這不僅會繼續刺激土地市場,使房地產投資、拿地等供應端指標有所改善,而且還可能因房價反彈,而招致調控政策更快降臨。
二線城市領銜升溫
易居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8月份,其監測的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287萬平方米,創最近七年來的同期最高水平。環比今年7月增長9.2%,同比增長27.2%。
環比來看,這也是最近4個月以來市場的首度升溫。此前的5-7月,該指標已連續三個月出現下滑。
這與官方的數據不謀而合。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房地產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的增速均在4月達到今年新高,此后便連續下滑。但到7月,降溫的趨勢已有所平緩。
根據易居研究院的統計,30個城市中,有20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增長。其中蘇州的環比增幅最高,達到93.9%。但需要指出的是,蘇州7月份市場交易陷入低谷,所以8月份的環比值顯得非常高。
以蘇州為代表,二線城市的升溫最為明顯。納入易居統計的15個二線城市,8月新房成交環比上漲9.5%,明顯高于一線城市的9.0%和三線城市的7.5%。從區域分布來看,中部城市最為活躍。18個東部城市成交量上漲9.0%,7個中部城市增長15.9%,5個西部城市則下降6.1%。
易居方面表示,8月份市場交易升溫,反映出購房者入市積極性在提高。對于購房者而言,除了擔心房價上漲以外,也擔心信貸等政策收緊,所以才加快購房節奏。
今年8月11日,南京、蘇州同時出臺政策,對樓市調控措施予以強化。8月31日,武漢、廈門也同時發布限貸、限購等措施。此外,合肥也傳出出臺“限購令”的風聲。有分析認為,這些政策的出臺,及其對市場預期的影響,使得8月份多個城市出現了恐慌性購房現象,并導致二線城市成交量出現明顯回升。
與此同時,隨著東部城市市場空間逐漸縮小,從下半年開始,房企深入中部城市拿地,并推動武漢、鄭州、石家莊等城市地價不斷攀高。此舉被認為是刺激需求入市,并導致中部區域成交量漲幅較大的主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的壓制下,“長三角”等區域的投資資金出現向武漢、長沙等中部區域轉移的趨勢,也對當地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
行情與風險并存
成交量的變化是市場的先行指標,其不僅會導致價格的變動,而且往往對拿地、投資等供應端的指標產生影響。
對于8月市場升溫帶來的趨勢性信號,上海易居的解讀較為樂觀。該機構認為,“此類市場邏輯在9月份會得到延續。尤其近期部分二線城市存在政策調整的可能,所以購房者在入市方面依然不敢懈怠。部分房企在9月份推盤節奏相對也會加快,這都會使得9月份市場成交繼續攀升。”
支撐該結論的還有季節性因素:9月和10月是傳統的房地產銷售旺季,被業界稱為“金九銀十”。該時段往往是企業一年中最重要的出貨時機,多采取加快推盤、降價等策略進行銷售。
因此,若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如期兌現,今年的第二波市場行情也將正式確立。此前的一輪行情出現在上半年,房地產銷售、投資、資金來源等指標從年初開始攀升,并在4月達到高點,然后逐漸下滑。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向相關媒體表示,按照上述邏輯,二線城市和中部區域仍然會成為本輪市場升溫的重點。具體而言,長沙、石家莊、無錫、嘉興、廣州等房價被低估的城市會成為熱點,價格也會出現比較快的上漲。
嚴躍進還表示,市場升溫會使得此類城市去庫存壓力減小,進而帶動房地產投資和其他供應指標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的升溫會使部分城市的房價出現過快上漲,也會繼續給土地市場帶來刺激,并使得“地王”持續出現。因此,伴隨著市場的升溫,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出臺調控政策進行打壓。
然而,風險仍然存在。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就認為,7月份銀行新增貸款幾乎全部來自于居民新增中長期貸款,因此可以看到,信貸驅動的樓市風險進一步加劇。該機構表示,工行、建行在部分熱點城市開始收緊外來人口購房按揭貸款,信貸政策收緊或是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出現拐點的最大風險。
上述機構還指出,隨著熱點城市地王頻出,土地交易中銀行無限配資帶來的高杠桿風險已引發監管層關注,信貸政策收緊將是大勢所趨,初步估計在四季度實施。屆時,市場熱度將驟然降溫,觸發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