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大同市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總體規劃近日公示啦!事關該區4處園區,總面積為33.87平方公里,一起來了解下吧!
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2021-2035)公示文件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設立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批復》(晉政函〔2019〕109號)文件要求,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組織編制了《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2021-203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有關規定,為體現“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規劃編制原則,《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主要內容進行公示,征求公眾意見。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公示期內登錄網站查詢相關規劃內容,并以書面或電子郵件形成反饋,對規劃提出意見或建議。為了便于更好的溝通和完善規劃,請在提出意見或建議時,署真實姓名和聯系電話,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應加蓋單位公章。
電子郵件:331671214@qq.com
聯系電話:0352-4040626
通訊地址:大同市云岡區五一路27號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一、規劃范圍

開發區規劃范圍圖
開發區總面積為33.87平方公里,由四個園區組成,分別為塔山循環產業園(以下稱塔山園區)、同忻循環產業園(以下稱同忻園區)、清潔能源產業園(以下稱清能園區)、現代煤化工產業園(以下稱煤化工園區)。

各園區四至范圍及面積統計表
二、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
三、總體定位
全國一流的現代煤基材料深加工產業示范和創新基地,面向京津冀地區及全省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區,以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為主導的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區。
四、規劃目標
1、空間發展目標
至2035年,開發區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23-25平方公里左右,約占開發區國土總面積的70%。
2、開發區經濟發展目標
2035年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形成依托煤炭深加工為基礎,以現代化工和節能環保產業為主導,清潔能源生產為特色的現代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3、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嚴格保護地區生態敏感對象,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在開發區建設中的底線作用,嚴格按照城鎮開發邊界建設;提高環境生態綠化水平,推進實施礦山、工業項目生態修復工程,防治水土流失。
污染物排放限制在生態資源的環境承載力范圍內,實現國家標準條件下大氣污染、水污染零超標排放;嚴格保護地下水資源及水源地,防止地下水過度開采和受到污染。
4、社會發展目標
至2035年,開發區總就業及配套人口規模約7.8萬人。結合現有保留村莊改造形成居住社區,并配套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為超過2.53萬職工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
產業用地內按標準配套職工居住公寓,居住人口規模約3.54萬人,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與城市通勤人口約1.73萬人。
五、產業發展
重點構建“2+3+N”產業體系,即依托能源優勢,構建現代煤基材料深加工、節能環保產業2個主導產業,培育清潔能源及儲能技術、智能裝備制造和云計算技術平臺3大戰略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現代物流服務業、科技創新服務業、特色工業旅游業等現代服務業。
一是做精高端煤基材料深加工產業鏈。圍繞煤炭深加工產業鏈條,推動從傳統初級原料向清潔能源、高分子材料、精細化工方向發展,強化碳、氫等元素的提取加工技術,提高氫、氨、醇、油、烯、酯等產品的生產能力。聚焦高端碳基材料,加快碳纖維、石墨烯、先進儲能材料產業化培育和市場化應用,推動高端碳基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園區內落地。
二是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充分發揮開發區火電、化工、固廢煤矸石、粉煤灰等資源優勢,重點培育和引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高效建材等產業。大力發展電力余熱利用技術和煙氣綜合回收技術,實現碳固定,降低碳排放量,形成循環產業鏈。充分利用城鄉生物質資源基礎,加快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結合利用生物利用技術,推動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基環保技術發展,實現生物材料的高效循環利用。
三是培育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著力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穩步發展風電、光電裝備生產和應用技術,加快培育發展生物質能源、材料的應用;優化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保障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順利實現。重點推動開展新能源電池技術,分布式發電及供熱、加氫站、氫儲能等多元化應用。
六、空間布局結構
結合產業建設戰略和特色資源分布,規劃形成“一帶四區”的總體空間格局。
一帶:為沿省道大砂線和口泉河北岸形成的“L”型制造業產業發展帶。
四區:根據開發區產業和資源基礎,形成塔山循環產業園、同忻循環產業園、清潔能源產業園、現代煤化工產業園。

開發區總體結構圖
七、用地布局
1、工業用地
工業用地用地類型根據主導產業特點以二類、三類工業用地為主?傆玫匾幠1579.31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量的69.74%。
2、商業和服務業用地
商業服務業用地按照生產服務型、生活服務型兩類配套,用地總面積47.99公頃,占開發區建設用地面積2.12%。
3、倉儲用地
規劃設置4處園區級物流倉儲區,各區倉儲物流用地集中布置,靠近對外交通出入口,倉儲用地總面積140.77公頃,占開發區建設用地總面積6.22%。
4、居住用地
開發區居住用地采用分散布局模式,結合村莊搬遷改造進分步實施,將開發區內的楊家窯村、榆林村、郊城村基地改造為園區生活服務配套社區;其他村莊結合產業發展分期搬遷至云岡區中心城區,遠景開發區內除生活居住社區外不再保留村莊社區。至2035年,居住用地規模為63.27公頃,占開發區建設用地面積2.79%。
5、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開發區主要行政機構位于云岡區城區內,園區內不增設新的管理機構。各園區內結合產業用地配套建設行政服務中心(共4處,每處用地0.1公頃),執行必要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位置由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
開發區科研用地位于清能園區北部,規劃用地面積5.83公頃?捎糜诳萍夹推髽I、現有技術研發中心、小微企業孵化、職業技術培訓等功能。
其他科研用地結合企業科技中心設立,位于工業用地內,不再獨立設置科研用地。
各園區內配套建設園區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總用地面積2.85公頃,服務于本園區職工日常醫療保健和應急救援。
6、公用設施用地
規劃市政公共設施包括供水廠、污水廠、變電站、消防安全設施設施用地,總面積約57.44公頃,占開發區建設用地面積2.54%。

開發區用地規劃圖
八、道路系統
規劃在形成“四橫四縱”的主干路網結構。
四橫:四條東西方向主干路,包括現狀清能園區新泉路、新泉南路,塔山園區規劃橫一路,同忻園區規劃橫四路。道路紅線寬度40-50米。
四縱:結合園區現有縱向主干路及相鄰省道,形成省道205開發區段、規劃縱一路、規劃東環路、208國道四條縱向的干路系統。道路紅線寬度40-50米。

開發區道路系統規劃圖
九、綠地系統
綠地系統結構為:“兩廊、多點”的總體格局。
“兩廊”沿開發區南北向主干路205省道,鐵路運煤干線兩側形成50米寬的生態綠化廊道,形成貫穿開發區各產業片區的多功能生態隔離帶。
“多點”各園區根據自己空間環境和布局,結合防災和生態管控要求,均衡布局區級公園綠地和排洪溝渠生態景觀帶。

開發區道路系統規劃圖
十、市政設施規劃
1、給水工程
開發區水源主要為墻框堡水庫、中水及礦井補水。水源承載力滿足工業用水要求。
開發區最高日用水量為11.68萬立方米/日,其中工業用水量為9.48萬立方米/日。各水廠總供水能力26.3萬m3/d。各水廠用地面積68.94公頃。
2、排水工程
開發區排水體制采用完全分流制。開發區污水排水量9.34萬m3/d,其中工業廢水排水量為7.58萬m3/d。開發區污水由四座污水廠分別處理,總處理能力為10.9萬m3/d,中水供應能力可達到6.3萬m3/d。
各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均必須滿足《山西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14/1928-2019)和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
開發區建設應強調在防止污染地下水、土壤前提下,優先利用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建設海綿“廠區”。
3、燃氣工程
規劃確定天然氣為開發區使用燃氣的主氣源,天然氣來源為陜京一線,燃氣引自落里灣天然氣門站。
4、供熱工程
規劃開發區采用集中供熱方式。塔山園區熱源為大唐塔山電廠和中煤熱電廠,同忻園區熱源為中煤熱電廠,清能園區和煤化工園區熱源為晉能電廠。
5、電力工程
規劃新建110kV變電站4座,其中,塔山園區西北部和東北部各1座,主變容量均為3×5萬kVA,同忻園區北部1座,主變容量為3×5萬kVA,煤化工園區西南部1座,主變容量為5×5萬kVA。
規劃重點保護500千伏KV超高壓輸電通道,完成園區220KV、110KV電力線網建設,各園區按供電需求建設10KV開閉所,完善電力網絡,與道路同步建設10KV配電電纜。
6、防災工程
規劃開發區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防洪重點為口泉河,口泉河按照重現期100年一遇進行洪水設防。
開發區共布局4座消防站,各園區分別設置1座,占地面積0.5公頃。消防用水與生產、生活共用一套管網系統,消防給水管徑不小于100mm,消防栓間距不超過120m。
依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開發區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重要建筑和生命線工程按規范要求提高抗震設防等級。本區各項建設均應按此標準結合場地類型進行設防。
規劃開發區內避震疏散場所按照人均有效避難面積不小于1.5平方米控制,規劃利用各園區內的公園綠地和生態廊道作為疏散避災場所。
十一、環境保護規劃
1、大氣環境目標
規劃范圍內敏感對象及保護目標主要為規劃范圍內的現狀居民點,屬于城鎮規劃中確定的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質量標準。
2、水環境目標
規劃期末工業和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排放滿足國家標準要求。
地下水達到或優于《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的3類標準。
3、噪聲環境目標
開發區范圍內及相鄰地區內的居住、工業、公共設施用地按照2類標準控制,開發區內用地按照3類標準控制;區域交通干線兩側區域按照4類標準控制。
4、固體廢棄物目標
生活垃圾應進行分類篩選,焚燒發電并回收可利用的廢棄物。工業廢渣、廢液實現循環利用,促進固廢循環產業發展,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目標。
十二、近期建設
近期(2020—2025年)主要建設公告區(勘界報告確定的近期建設范圍),協調各園區發展,擴大主導產業規模。預測近期階段需建設用地規模為537.68公頃,其中含公告區296.56公頃,占總建設用地規模的24%。
1、重點產業項目
依托開發區煤電產業基礎,引入大型煤化工新材料制造、節能環保裝備、固廢綜合利用項目、高端裝備制造項目,促進開發區主導產業形成規模優勢,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發展。
2、道路交通
改善各園區公告區對內、外部交通條件。園區對外部交通聯系,改造建設省道205線,規劃橫一路、規劃縱一路等主干路。
3、市政公用設施
1)給水工程建設
完善新增用地內的供水管網建設,對核心區現狀供水管網的更新改造,逐步取締水源井,控制城區地下水的開采量,保護地下水源,提高自來水利用率。
2)排水工程建設
新增道路管網實現雨、污水分流制,完善開發區污水、雨水管網布置,配套相關處理設施,實現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完成塔山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場的建設,日處理能力約6萬立方米,實現污水處理后排放。
3)供熱工程建設
加大推進熱電聯產工程,加快集中供熱管網設施改造和建設,大力發展新型和節能供熱,提高供熱效益。
以上就是本次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的相關內容了,讓我們共同期待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未來發展吧!更多大同市規劃與土地內容,0352房網都將及時跟進報道,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