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眼看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大家懸著的心也逐漸放松下來,不少單位也加入了復工的大軍,但是各大售樓部依舊還是采用線上購房的方式,成交量卻是大不如前,2020,購房者對于樓市的態度究竟如何?置業又將何去何從?疫情對大同的住房需求會產生哪些影響?
受疫情影響購房需求短期內被抑制
從2020年初疫情全面爆發以來,大同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出現大幅度下降,大同市民住房需求短期內被抑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疫情期間售樓部關閉,居民居家防疫 ,無房實地看房,導致購房者難以做出購房決策,以至于2020年第一季度成交量下降。二是購房者預期受到較大影響,購房觀望情緒濃,居家防疫對經濟增長和收入水平提高的預期降低,加上居民防災預期增強,短期內現金儲備意識提高、購房等大項支出和借貸的意愿降低,而當前房地產市場明顯回落,大同購房者對未來進一步走勢預期不明朗。
大同購房者對房價的敏感度仍然很高
對于改需、剛需、和投資來說,大同房價受關注度仍然很高,緊隨其后的是地段、交通、配套“三劍客”。小區品質和戶型成了“黑馬”,顯然,這次疫情讓更多人看到了未來好房子所必要的居住屬性,真正住得進去的房子必然包含這兩點,打鐵還需自身硬,未來開發商應在自身下更多功夫,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長時間居家隔離引致新型購房需求
一、租賃需求轉為購房需求。疫情爆發后,短短一個月時間,很多人認可的“租售同權”遭遇挑戰。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城市的小區已經開始封閉式管理了,而面對返工潮,居委會、物業已經成為各個小區最大的“當權者”,因禁止租戶進入小區而“流落街頭”的社交媒體求助信息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就因為禁止進入而踏上了返鄉的歸途,當房產證成為小區的出入證的時候,不少人還是發現,罵天罵地罵人都沒用,買房還是硬道理。

二、購買和持有第二居所意愿提升。第一居所主要方便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大多居于交通便捷,配套齊全的繁華地帶,,第二居則要滿足購房者的娛樂、旅游、養生等高品質生活需求,地段往往會比較偏離鬧市,多位于城郊等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的地段,本次疫情長期居家防疫期間,體現出了第二居不僅居住體驗好,還可滿足特殊情況下居家隔離需求的優勢。
三、疫情的不確定性或將帶來樓市的大變革。疫情期間,好的物業服務被大同業主不斷在朋友圈刷屏,糟糕的物業服務與之對比,高下立現,好的物業是房子的附加值,能夠帶給業主更多的幸福感,品質物業或成剛需。而優越的居住環境和良好的健康狀況,在疫情后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長時間生活在綠化優良,并有上佳活動空間的小區,不僅心情好,對身體也有益,這也成為未來人們判斷大同小區物業檔次的重要指標。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同購房者對小區配套齊全的需求也頗高,希望配有超市、藥店等生活必備資源,能滿足不出小區的一站式服務需求。


沒有一場暴風雨永不停歇,云開霧散終是明月宵;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春風楊柳總是萬千條,疫情終將過去,購房需求只是短期內被抑制,相信疫情過后,大同樓市也將回歸往日的狀態,購房者按需入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