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們一開始所預料的,持續了兩年的房地產調控對經濟和上下游產業的負面影響在逐漸顯現,尤其是對一些負債較多的地方政府形成的沖擊更大。因此,一些地方政府難免想松綁調控,改變目前的窘境。
“如果現在一些地方政府就放松調控,剛剛見效的調控成果可能前功盡棄。不僅房價會大幅反彈,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也將受到重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關專家表示,2011年以來,地方土地出讓收入有所下降,固然有房地產調控的原因,也與前兩年增長快、基數高有直接關系。
2010年,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預算收入只有1.24萬億元,最后決算收入達到2.82萬億元,超收126.5%。這么高的土地出讓收入增速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經過短暫的陣痛,有利于地方經濟逐步擺脫對土地出讓和房地產業的過度依賴,將重心放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優化上。
2011年底2012年初,在調控初見成效,部分城市房價開始進入合理回落通道的情況下,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仍在各種場合強調要堅持調控力度不放松,已明確地為今年的樓市政策定了基調。“樓市已經徹底入冬了,而且這個冬天會很長。”張大偉說,隨著各地試圖松綁調控的政策夭折,房價下調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房價調整尚未結束。”著名經濟學家樊綱近日表示,“經過這一輪調整,有些地區價格可能下跌百分之幾十。而由于采取比較及時的措施,部分地區的房地產泡沫沒有波及二、三線城市。整體而言,房地產不存在硬著陸、崩盤的情況。”
仔細分析調控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專家認為,隨著城市化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房地產市場仍有一定發展空間;而且,這一輪調控比較及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遏制;加上近年來金融系統重視防范金融風險,金融資產質量不斷上升,因此,房價回調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不大,影響總體可控。
在十幾個城市所做的政策微調中,旨在保護自住型購房需求的稅費減免等政策都得以順利實施,對市場的正常復蘇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在堅持調控不動搖的大前提下,要更好地堅持調控,具體政策也需要進行適當的微調,尤其是突出“鼓勵消費,抑制投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關專家表示,以“鼓勵消費、抑制投機”為目標,住房調控的方式和手段也可做適度調整。如擇機調整限購政策范圍,重點限制境外和非居住的外地投資者投機性購房。與此同時,增加投機成本,以避免市場預期改變后可能引發的新一輪投機潮。再如在抑制非消費性需求的同時,適度調整首套普通商品房首付比例、住房貸款利率。通過政策調整,給市場發出明確的“鼓勵居住、限制投資”的政策信號。
上一篇:港商贊同房價調控稱規范發展才能走得更遠更好
下一篇:北京部分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優惠優質客戶可享9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