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著為農民興建蔬菜大棚基地的幌子,實際上卻蓋起了房屋,賣給城里人作別墅。”大同市南郊區東王莊村私自改變土地用途,變相出賣土地,蔬菜大棚基地變成了城里人休閑居住的莊園。


據了解,2007年,東王莊村村委會打著建蔬菜大棚項目之名,申請開工建設農業生態園。以建蔬菜大棚為名,以每畝7000元的價格從農民手里買來上百畝耕地,隨后高價轉賣給開發商。原計劃在每個小院內建一座200平方米的二層小樓,地基也是按照二層樓的標準做的。由于群眾反映強烈,被有關部門叫停,便建成了一層。第二年,農業生態園的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近百幢房屋,并以“大棚”之名開始大量出售。“大棚”的價格從20多萬元一路飆升到近40萬元。到目前為止已經基本售完。
“買到‘大棚’者,絕大多數是城里人。即便是個別農民買到手后,也會以高價轉讓出去。”村民說:“城里人花錢買‘大棚’并不是為了種菜掙錢,而是為了休閑養生。為此,有的人對菜地進行硬化改造,擴建房屋,有的人甚至投入巨資進行房屋裝潢。蔬菜大棚基地變成了莊園別墅。”
近期,有媒體在村民的指引下來到東王莊村的農業生態園。只見,農業生態園的大門兩側掛著:日光溫室大棚種植基地、優質品種培植中心。然而,基地內除養老院工作人員種植的兩個大棚外,種植蔬菜者寥寥無幾。即使有種菜者,也完全是為了自己能夠吃上綠色蔬菜,并非發展綠色產業。村民們指著幾處雜草叢生的大棚院落說:“這里早已名花有主啦,只是人家城里人還沒來得及裝潢。或許,人家是在等待‘大棚’升值呢!”
站在一家沒有院門的平房上,看見大棚四周一片荒涼,倒是不少人家的門庭裝潢得十分精致,很有豪門之勢,與荒草形成明顯的反差,有的院落內的菜地已被大面積硬化改造。
東王莊村村委會私自改變土地用途,變相出賣土地,將百畝糧田變成莊園,希望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上一篇:河北別墅開盤當日銷售過半環首都樓市持續火熱
下一篇:因與女兒長期分離擔心其不孝父親撤回房產贈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