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房子抵押給銀行,以換取足額的養老金。“以房養老”尚未進入實操層面,就引來了口水不斷。如“以房養老”如何跨越70年產權?怎樣對抗房價下跌?人還活著,房子沒了怎么辦?由于養老金缺口爭議不斷,“以房養老”也被認為是政府解決養老難題的對策。
在對多位權威學者的專訪中,一個不樂觀的表態是:“以房養老”確實存在金融風險。
在中國人的家庭財產構成中,房子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房產市場一片大好的年代,“以房養老”的模式自然備受追捧:人們提前享用了房產的剩余價值,提高了晚年的生活質量;金融機構賺到利息。
然而,就在中國積極推進這一模式之時,這一如意算盤卻在歐美等國遭遇挑戰: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以房養老”的人背負了更大的債務。
房價如下跌則模式遭遇挑戰
以荷蘭為例,1995-2008年間,因為荷蘭政府的房貸利息退稅政策以及銀行寬松的放貸政策,13年間它的房價平均上漲了250%,那時的人們普遍都認為房價會這樣一路高漲下去,買房是最好的投資。在這樣的前提下,“以房養老”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計劃。然而,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席卷了歐洲各國,戳破了房產市場的泡沫,目前的荷蘭房價平均比五年前下跌了近20%。很多在2008年前采用“以房養老”(國外稱之為“倒按揭”)的老人便成為房價下跌的犧牲品。
一個廣為傳播的案例是:一位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65歲)的老人范加爾女士,手中擁有一套24萬歐元的房產,其中,還欠4萬歐元銀行房貸。為了生活更加寬裕,2005年開始,她采用了“以房養老”的辦法。
按規定,銀行打算借給她相當于她房產價值75%的貸款用于養老,也就是18萬歐元。這筆錢再減去4萬歐元的未償房貸,最終銀行將借給她14萬歐元。另外,由于老人手頭緊張,無法支付這筆錢的利息,因此這些利息被加算到貸款上。銀行建議范加爾女士此后每個月支取500歐元,支取年限16年,利息為5%。這16年中她總共將收到9.6萬歐元用于養老,再加上這些年的要付的利息,16年后她房子的剩余價值正好被吃空。
可不幸的是,受房地產泡沫破滅影響,老人的房價下跌了。如果下跌15%,那么她的“倒按揭”上限將由之前的14萬歐元下降至11.3萬歐元(75%×204000-40000= 113000)。如果她還是像先前一樣每月支取500歐元的話,不到13年她就達到了銀行規定的上限。如果她78歲還健在的話,她就面臨著要被迫賣房的困境。
據了解,同是亞洲國家的日本也早已實踐開了“以房養老”模式,由東京都武藏野市在1981年引入日本,然而,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房地產價格大幅下跌,使這項業務嚴重遇挫。
當然,房價下跌只是“以房養老”所存在的風險之一。它還受到銀行利率波動以及物價上漲的影響,按照目前中信銀行(我國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家實行“以房養老”服務的機構)所采納的模式,年限設定為10年的話,那也很有可能面臨“人還活著,房子卻沒了”的尷尬境地。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在表示,我國房地產市場受到管理制度的約束太大,暫時無法穩定下來。而歐美的地產市場價格相對穩定,它們具備“以房養老”的政策土壤,而中國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太多。
“房價的高度波動性是影響以房養老交易雙方博弈的重要因素。如果房價上漲,扣除貸款額、各種費用后還有剩余,則剩余歸借款人或其繼承人。借款人可以充分享受房價上漲的好處。但是如果房價下跌,貸款額大于房價,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很大。”郝演蘇說。
“巨額”的本息還款額,導致最后的結果會是:銀行將以所抵押房產處置后資金償還銀行貸款。這樣,“以房養老”的目標并沒有達成,卻也同時失去了房產。
反之,如果房價繼續上漲,那么銀行獲得相應的利息,而養老人也可以獲得更充裕的養老金。并且可以將剩余的房產價值遺留給子孫后代。
不能因為有失敗案例就否定政策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規定房屋產權僅有70年,而假如實行“以房養老”,那么一個從年輕時就開始買房的家庭,到了年老時,它的房屋產權逼近,加上房屋破損,那么銀行還愿意出多少錢為貸款人提供養老服務呢?“以房養老的做法在世界發達國家雖然都有,但在養老項目中所占的比重都很低,更多的養老金來源依然是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等。”郝演蘇坦言:“它甚至都不可能成為一種模式,因為可能采用這種辦法的人連整體人數的1%都不會占到。”
據人民網報道,上海從2007年開始推行“以房養老”模式,6年來成功者僅6例。出于對房價下跌的擔憂以及“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堅持,多數老人并不認可這一模式。
可是,這并不意味著,“以房養老”模式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雖然提出了對這一模式商業風險的擔心,但郝演蘇依然支持“以房養老”在中國的推行:“從世界各國的案例來看,破產的幾率很小,都是特例。因為參與人數少,所以其實對金融機構和個體的影響并不大,不能因為有失敗的個案而否定政策。”
上一篇:各地樓市房價火上澆油 政府調控面臨兩難抉擇
下一篇:“中國式買房”蔓延:逛個街就買回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