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如期而至,這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每年都會集中曝光許多欺詐消費者的案例,而似乎只有在這一天里那些無良商家們才不敢肆意妄為。說到這個制假售假,欺詐顧客,最叫人心痛的還是那些我們信賴已久的知名品牌。這知名品牌也好馳名商標也罷,都是市場及消費者對一個企業的高度認可。想罷這些企業在奮斗初期也是質量過硬,服務優質,才得到大家的親睞。而出現各種侵權欺詐行為,也是其內部管理不夠嚴格,利欲熏心心漸黑,對產品質量要求不嚴,更是對市場對消費者的極度不負責任。2013年的3.15到了,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年來被曝光“落馬”的一些大牌兒。
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2008年,一個高頻詞匯的出現,打破了中國乳業市場的一片寧靜,說道這個詞,我想大家現在還依稀可記,那就是“三聚氰胺”。
2008年3月,南京兒童醫院把10例嬰幼兒泌尿結石樣本送至該市鼓樓醫院泌尿外科專家孫西釗處進行檢驗,三鹿問題奶粉事件浮出水面。接著7月16日甘肅蘭州也新添嬰兒患腎結石病例,患兒均食用三鹿奶粉。7月24日,河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對三鹿集團所產的16批次嬰幼兒系列奶粉進行檢測,結果有15個批次檢出三聚氰胺。隨著事態的嚴重,患兒的增多,國務院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級響應。9月12日,聯合調查組確認“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能夠導致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同日,石家莊市政府宣布,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問題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購過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并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衛生部發出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對患兒實行免費醫療。
9月16日,三鹿集團黨委書記田文華被免職。同時,石家莊市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張發旺、市畜牧水產局局長孫任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張毅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李志國也被免職。
截至9月21日上午8時,全國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導致住院的嬰幼兒1萬余人,官方確認4例患兒死亡。9月22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李長江因“毒奶粉”事件引咎辭職。10月8日,衛生部等五部門公布了乳及乳制品當中三聚氰胺臨時限量標準。其中1000克嬰幼兒配方乳粉中允許存在1毫克三聚氰胺。10月9日,溫家寶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三聚氰胺”事件過后引發了國人對國產奶粉的極度不信任,一時間大家談奶色變,而中國乳業市場前景也是一片慘淡。事情看似是處理完畢,該處罰的處罰,該免職的免職,該整頓的整頓。可是能換回4名患兒的性命嗎?能換回孩子們的健康嗎?制假售假,真的是坑苦了這些小生命。
上一篇:315在行動 南郊質監部門查獲30余噸“問題小米”
下一篇:央行調查顯示 68%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