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近日,從網上傳出這樣一則消息:2012年,大同市城區房屋征收與補償指揮部,未經協商與法院判決,強行動用警力拆除大西街8位合法經營商戶的10套商鋪,四年以來商戶們尋求合理補償,卻至今未果。

大同商鋪疑似被強拆
大西街素有“小王府井”之美稱,是大同市最火爆的商業街。據了解,這8位商戶于2007年至2009年期間,陸續購買了大西街東方廣場外圍的10套商鋪,面積總計747.41平方米,購房總價為2500余萬元,并依法辦理了大紅本產權證。2012年4月12日,大同城區拆遷辦突然向商戶下達《征收通知書》,強令商戶們一個月之內搬空。2012年4月28日,商戶們找到相關負責人詢問安置補償方案,拆遷辦負責人給出的答復是用柳港園小區等面積門面房置換。
8位商戶一致認為,柳港園商鋪位于大同市較為偏僻的地段,和大西街商鋪不可同日而語。柳港園商鋪時價約8000元每平米,而商戶們原來在大西街的商鋪時價為3至5萬元每平米。由于差價極大,8位商戶拒絕了這一有失公允的補償方案。
三年多來,商戶們多次投訴,卻長期無人問津。當時,商戶們四處借錢、高息貸款買了大西街的熱門商鋪,本以為能夠以此為生,卻不想是飛來橫禍。目前,商戶們債臺高筑,四處躲債,生存面臨著嚴重的困難。
國務院《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明確規定“先安置,后拆遷”,商戶可以要求城區征補辦按照購房原始金額給與貨幣補償。
有網友表示,按照此項條例,大同市城區征補辦強拆合法商鋪的行為已經與“依法治國”背道而馳。
就此現象,三晉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認為:在未與商戶簽訂協議、未經法院判決、沒有安置補償的情況下,悍然動用警力強拆了公民的合法商鋪,大同市城區征補辦這種行徑,顯然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針對此事件,社會各界各持己見,事情原委究竟是什么?本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