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北魏石槨墓出土40件隨葬品 多為彩繪陶俑
發布時間:2014-08-05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摘要:2014年4月,大同市云波路北側發現了一個北魏石槨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目前,石槨墓考古發掘室外工作結束,共出土隨葬品40件,多為制作精美的彩繪陶俑。石槨墓的考古發掘,為研究北魏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大同是
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公元386年,拓跋珪在這里定都,起名平城,改國號為魏,即中國歷史上的北魏。從此,大同作為北魏首都近100年。
據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石槨墓為長方形斜坡底墓道,坐北朝南,由墓道、封門、甬道、墓室4部分組成。墓室平面略呈方形,墓底長3.54米,寬3.8米,墓頂呈穹隆頂。墓室內置一棺一槨,槨為單檐懸山頂石質屋形,位于墓室中部,前端有回廊和廊柱,后端為房屋構架,門口有左右武士俑,入口處有兩個鎮墓獸,左側為老虎形狀的神獸,右側為人面馬身的神獸。棺為典型的北魏時期的大頭小眼狀,木制,腐朽嚴重,僅存棺痕。
石槨墓出土隨葬品40件,主要分布于墓室內石槨外,多為彩繪陶俑,主要有鎮墓獸、鎮墓武士俑、陶胡俑、陶樂俑、陶侍俑、陶車、陶氈帳、陶屋、陶碓、陶罐等,件件制作精美。這座墓葬隨葬的各類帶彩繪俑由于施彩前燒造溫度較低,因此保存得不是特別好,不少隨葬品均需要修復。目前,修復工作已經展開。
由于該石槨墓未發現墓志銘等文字記載,因此不知道墓主人身份,但從棺內遺骨分析,墓主人為女性,年齡在40歲到50歲之間。從隨葬品的種類和數量看,墓主人為貴族。本次發現的北魏石槨墓,是研究北魏墓葬的形制、分期、分區的重要實物參考,同時也為探討這一時期的喪葬制度、墓地格局及其所反映的聚落形態與社會組織結構等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