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勝城投公司2011年的審計報告披露,該公司2011年從伊泰集團、鄂爾多斯滿世房地產開發公司、北京星河灣房地產公司等企業合計融資25.25億元。報告同時顯示,至2011年末,東勝城投以質押的方式,向國開行內蒙古分行、建設銀行以及中國銀行貸款的余額為45億元。上述兩項合計約70億元。
即便按照戴的說法,鄂市債務在1000億元之內,相對于財政收入已然很高了。
劉建勛8月2日表示,由于2004年前長期靠上面補貼,該市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領域存在諸多歷史欠賬;2005年后,財政實力快速增強,政府開始加大對民生、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領域的投入力度,在較短時間內創造了城市建設的奇跡,也相應形成了部分政府性債務。
不過劉建勛強調,相對于每年400多億的可用財力,鄂市債務總體上在安全可控范圍內,完全有能力在2015年前全部化解。
“我們高度重視化解政府性債務工作。”劉建勛表示,具體的化解存量債務的措施有:在財政年初預算安排的基礎上把可能超收的公共預算、非稅、政府性基金等收入全部用于化債;把壓縮“三公”經費和常規性項目支出、政府采購經費以及政府投資基建預算的資金全部用于還債;整合、盤活、處置各類存量國有資產全部用于還債。
而控制增量債務的措施包括:壓縮政府投資規模,除重點民生工程外,今后5年內不再舉債搞建設;凡已批復未開工的項目,除中小學、幼兒園、衛生院等急需建設的民生項目外,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已開工的項目分輕重緩急保重點;5年內不新建、擴建、購置樓堂館所;嚴格控制在建項目造價。
造城運動后遺癥
雖然鄂市官方對化解債務充滿信心,但巨大的債務已然對經濟發展造成沉重拖累。
“受沖擊最大的是被拖欠工程款的企業,政府過度造城,苦果由企業背負,教訓值得深刻反思。”上述要求匿名的企業負責人說,造城運動形成的債務,打亂了經濟正常發展的節奏。
對于大量企業因被拖欠而陷入困境一事,戴宏奎承認,在煤炭價格大幅走低及樓市蕭條的背景下,政府還債壓力很大。據介紹,東勝區上半年共計完成109億財政收入,勉強完成全年計劃的一半;而下半年壓力很大,因為經濟還沒有出現好轉的趨勢。
就在數年前,東勝區財政收入年平均增幅為20%至30%。在2012年前,東勝區的財政收入連續7年排名自治區第一位,這一成績曾令東勝區政府官員引以為豪。就在這樣的歡騰中,東勝區將十二五目標定為“到2015年實現財政收入500億元”。現在連戴宏奎也不得不表示:“看來這一目標很難實現了。”
“鄂爾多斯的房子蓋得太多了,要完全消化恐怕需要10年時間,您想想,哪個地產商敢買地?”一位陷入困境的建筑商說,對鄂爾多斯而言,只能冀望煤價回暖,當地經濟才有恢復的希望。
被東勝區官員多次提及的,還有多個原本列入建設規劃的項目被無限期推遲,一是用于解決兩三千人的公安隊伍辦公困難的金盾大廈,二是教育大廈。而在伊金霍洛旗,使用才10年的環保局大樓被推倒后準備重建,但至今也沒建起來。
“現在是最困難的時期,但我們認為經濟會慢慢好起來。”戴宏奎說。
上一篇:上海中心大廈8月4日封頂 高樓周圍地面現裂縫
下一篇:房產稅試點擴圍 或“集中批準一批”方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