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最近一季度的GDP出來了,-6.8%的數據傳遍了媒體新聞,其實對于這樣一個數據并沒有出乎大家的預料,畢竟誰都知道今年的前兩個月人民都是被困在家里的,大家都不出門消費,GDP怎么可能會上漲,如果數據是正數,甚至會引起我們的質疑。然而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當天晚上新華社有發布了政治局的會議通稿,在這次會議里國家再次提及房地產,并且重提“房住不炒”。
這就讓很多購房者納悶了,為什么經濟都這么差了,還要強調“房住不炒”呢?現實是一些地方又躍躍欲試打算松綁調控了,這不是挺矛盾的嗎?
其實筆者認為這很正常,因為發布這個文件就是想告訴地方,再困難,也別輕易觸碰這根紅線,該調控還是要調控,別整天老想著放松調控來救市,刺激經濟。
看看那些松綁幅度過大的城市,政策“一日游”、“兩日游”,就是再明顯不過的表態了。
所以,今年的政策,大幅度松綁的可能性不大,但各地因城施策,小幅度松綁是很正常的。但這個幅度,要在合理范圍之內。這么看下來,這一整套的邏輯,并不矛盾。
分析完當下熱門新聞,我們再看看這次要討論的話題:如果房價下跌一半,我們該怎么辦?其實這個問題中的情況也并非異想天開,房價也是受市場供需影響的。看看最近樓市的表現,成交量和房價雙雙下滑,很難不讓人有這類的聯想。
房價下跌50%的話我們該如何做呢?是選擇“棄房斷供”還是繼續償還房貸呢?其實在我們和銀行簽訂貸款合同的時候,里面就有一些條款對類似情況作了預防。條款表示,如果貸款人的抵押物出現貶值情況,那么貸款人需要補償其中差價。
舉個例子:你買了一套總價一百萬的房子,自己首付30萬,給銀行借了70萬。然后還了5年貸款之后,房價下跌了50%,那么你的房子就值50萬了。假如這五年你還了5萬貸款,那么銀行等于收回了5萬的本金和利息,還剩下65萬需要給銀行,當然這其中還不算利息。但是你的房子即便賣掉也只值50萬了,依然欠銀行15萬+。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把這筆差額給補上,否則銀行就會拍賣你的房產,如果拍賣的金錢大于欠銀行的錢,那么一切都還好說。但是這種情況基本上不會出現,因為房價下跌,敢去拍這個房子的人就更少了,也不會按照市場價去拍,那么這個時候你依然還不上欠銀行的錢,就要被強制執行,要么成為老賴限制消費,要么砸鍋賣鐵湊錢。
或許有人建議面對這種情況直接選擇“棄房斷供”最好,但是其結果就和上面說的那樣,最終成為老賴一枚。正確的情況一般是銀行會鼓勵你繼續還房貸,一方面是為了銀行好,不至于成為壞賬,甚至還會給出一些還款優惠;二是為了我們自己有一個地方住,不至于無家可歸。
眾所周知,目前國家的房地產已經度過了房價高速飛漲的時候,樓市逐漸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博弈”時代,想靠投資房產賺錢的人也少了。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大家手握現金,不要再用高杠桿去買房,給自己留有足夠的余地。